苏大4位教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精彩推荐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我校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张晓宏教授、刘庄教授、唐建新教授和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严锋教授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万人计划”是指?
国家“万人计划”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亦简称为“国家特支计划”,是一项涵盖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实施周期长的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该计划由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委联合推出,面向全国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旨在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据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包括两个层次的五类人才,共计1635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0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67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15人,教学名师195人,青年拔尖人才138人。 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中遴选产生,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从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中遴选产生,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从“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遴选产生。
四位教授的风采
张晓宏教授
张晓宏,苏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9年和1992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本科及硕士学位;1996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2003年作为博士后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分别在香港城市大学COSDAF研究中心、英国剑桥大学Cavendish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是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10余年,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0余名,出站博士后6名,曾获中科院优秀教师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刘庄教授
刘庄,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在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以及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一直在生物材料与肿瘤纳米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论文总引用超过33,000次,SCI H-index = 87,2014-2017年连续入选爱斯维尔出版社(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用学者榜单(材料科学)”;2015-2017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 暨原汤森路透社Thomson Reuters)发布的“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录”(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化学、材料)。2018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已公示)。所带领的团队于2017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担任生物材料领域国际著名期刊Biomaterials杂志副主编和多个国际主流期刊编委。
唐建新教授
唐建新,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2005-2006年任日本千叶大学上野实验室访问学者;2006-2007年任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与先进薄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助理;2007-2008年任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功率元器件制造所功率元器件芯片设计工程师。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CS Nano, Sci. Rep., Appl. Phys. Let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撰写英文专著1部(章)。多次在国际会议做邀请报告,担任多个国际权威期刊和基金会审稿人。主持和参与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青年“973计划”项目,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严锋教授
严锋,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离子聚合物功能材料及应用基础研究。在探索综合利用离子聚合物的导电性、离子交换性能来构建(准)固态电解质材料及新型功能分子材料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构建新思路和方法,并做了有益的探索。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被重要的国际学术期刊和媒体10余次Highlight。获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其中,“嵌段型离子聚合物抗静电剂”、“一种高耐碱稳定性咪唑类离子液体及其应用”以及“电致变色智能玻璃”等多项技术已经得到转化应用。近年来,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江苏省“333工程”人才计划(第二层次,2016)、江苏特聘教授(201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等人才与基金项目。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研究成果“功能离子聚合物的设计、构筑及其应用”获得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苏州大学新闻网-苏大要闻
整理编辑:张浩容、杨璐伊
觉得不错,请点赞↓↓↓